本报讯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法治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网络法治:构建数字时代法治保障体系”,旨在共同探讨构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的法律机制,以法治助力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为数字时代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华为公司、腾讯公司协办。本次会议聚焦网络法治的最前沿问题,邀请了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多个国家的嘉宾与会,就网络安全、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企业合规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出席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进行视频致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侯云灏主持开幕式。
盛荣华指出,数字时代,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保障公平与正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互联网之问”。中国政府对网络法治建设高度重视,加快网络立法进程,深入整治突出问题,在维护群众权益、服务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同时盛荣华围绕推动构建更加完善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快网络立法步伐;二是加大网络执法力度;三是强化网络法治宣传;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高兴夫指出,近年来,浙江率先推动构建依法治网体系,坚持以法治手段规范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重视发挥制度供给的引领性作用、重视发挥行政执法的强制性作用、重视发挥司法审判的权威性作用、重视发挥守法普法的渗透性作用,切实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态。马骏指出,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的法学专业建设,在网络法治、数据法治等领域承担了一批重要项目,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汇聚了一批优秀人才,产生良好社会反响。期待本次论坛能够为社会各界搭建起数字时代法治建设的专业化交流合作平台,希望与会嘉宾能够围绕“构建数字时代法治保障体系”积极建言献策,着力发挥法治在推动国际社会共迎安全挑战、共谋发展福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保障作用。
张文显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离不开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要把网络法治作为基础性手段,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网络法制体系,大力推进网络治理法治化,不断开辟建设网络强国新局面。
主旨发言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主持。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局长王晓光,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林广海,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香港大学法律系主任赵云教授,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唐晓晴教授,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网络犯罪与反洗钱部主任格伦·普里查德(GlenPrichard),欧洲委员会数据保护负责人伊莎贝尔·塞沃兹-加卢奇(IsabelleServoz-Gallucci),新加坡网络安全专员、网络安全局首席执行官许智贤(DavidKoh),巴西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范天阳(JoséRobertodeAndradeFilho)分别作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最后举办了《反电信网络诈骗倡议》发布仪式。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局副局长侯云灏,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局长王晓光参加发布仪式。
(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8822次访问,全刊已有3498143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