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校报》
出版时间:2023-03-3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画的语义


作者:熙方方


《大凉山的信号》是作者于2018年绘制的丙烯作品。作品采用了薄涂的手法,体现出厚重而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画面满溢的构图、具有冲击力的色彩表现了中国人坚实、质朴的品格和极具生命力的精神世界。作品的人物造型特色十分突出,通过深厚的写实功底,细密的素描效果塑造了一位身穿民族服饰的老人形象。这位老人并非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作为代表着扎根于土地,倔强地种植着农作物、悉心培养后代人的劳动者的符号,也作为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在画作中,作者着力表现了印象中劳动人民的人物造型,并通过特殊的绘画方法体现出遒劲有力的视觉效果。作者将手脚的结构比拟为树根,通过素描绘画的笔法体现了“扎根”的力量感,并且对其尺寸上进行了夸张,让力量感处于画面的核心位置。

它在构图、色彩、笔法、人物造型上都经过了长期的思考和设计,是对中国本土油画创作形式进行思考的结晶。为了表现坚实稳定的人文情绪,《大凉山的信号》选择了满构图。作者通过人物蹲坐的动作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基本结构,使画面中充满了稳定的力量。同时,她通过补充三角形构图中的缺失,让画面的构图倾向于圆形;再三考虑后决定,用民间信仰中鸟类的形象构成图案作为补充,表现了图腾这种平面形式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艺术地位。作者在田野调研中了解到人们顺应着自然的规律生活,却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着自然的状态,因而希望在绘画中体现困境中劳动人民调整以达平衡的心态。劳动者的生活中既包含了苦难,也有幸福,画作并不是歌颂苦难,也不是展示幸福,苦难或幸福也许只是观看者单方面的定义。作者不想成为一个“局外人”,将绘画的对象置于被观看的位置,而是想要感同身受地展示他们内心所具有的生命力。

在绘画的过程中,作者犹豫了很久才彻底舍弃“写实”的观念,优先考虑了视觉形式对情绪的表达效果。整体的造型和细节的绘制并不以眼见的真实为核心,而是进行了超越时空的组合。也许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这些细腻花纹和粗糙外披同时出现,人们也看不到光脚的老人蹲在路边,更看不到羽毛细腻的图案式排列,但画面通过粗糙而具有体积感的、沉重的服饰和细腻的花纹并置,通过立体的身体、具有表现力的衣着和在平面上铺展的羽毛,表现了粗粝中透露出的细腻情感。

这幅作品的画面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那些埋头劳作的人们,尽管历经苦难,气质深沉如顽石,如大地,但是他们对美好的追求以及他们细腻的情感并未被苦难磨灭,仍然是美好而生动的,这些精妙的情感仿佛是人活着的证明,是生命的火花,并不会随着他们耕作的沉重感而消失。为了更好地画出丰富变化的造型,作者采用了多种色彩重叠的手法,但最终表现出来的是蓝色的色调。大量运用的蓝色,有冷静、克制的感觉,也是民间随处可见的朴实之色。



《大凉山的信号》 200x220cm


作者简介:熙方方,民族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艺术科技。


北京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6429次访问,全刊已有35200041次访问